首页 > 正文
普洱市思茅区茨竹林村:与鹦鹉朝夕相伴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5-07 09:32:15 【字体:
【字体:

大紫胸鹦鹉 供图

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茨竹林村芒坝村民小组是一个布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寨,距离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仅200米。寨子边的百年古榕树上,一群群鹦鹉常年与布朗族村民朝夕相伴,阵阵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景观,芒坝也因此被称为“鹦鹉寨”。

在这里,随便坐在一户人家堂屋边的走廊上,就可观赏到榕树上嬉戏的鹦鹉。“很久以前,鹦鹉就飞到这里栖息,和我们共同生活。村民爱榕树护榕树、爱鸟护鸟的保护意识代代传承。”茨竹林村村委会副主任陶贤介绍。

依托芒坝得天独厚的文化和生态优势,2015年以来,村里搭建拍摄棚、开挖鸟塘,村民开始建设民宿、开办农家乐,并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住宿、餐饮、摆渡等服务,每年接待摄影和观鸟爱好者上千人次。如今,这里的鸟类已经超过400种,被摄影界称为“世界级拍鸟胜地”“中国的鹦鹉天堂”“中国最佳野外动物拍摄基地”。

“我们从贵州过来,听说‘鹦鹉寨’能看到很多种鸟类,就来拍鸟。今天运气挺好的,刚到就拍到了大紫胸鹦鹉。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当地群众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鸟的保护。”观鸟爱好者武先生说。

随着观鸟、拍鸟人数的不断增加,村里的食宿服务也悄然升级。“这里的民宿特别漂亮,打开房门就能看到山景,待着就让人心情舒畅。我们住了好几天,走的时候恋恋不舍。”外地游客黎先生说。

得益于丰富的鸟类资源,前来观鸟、拍鸟的游客越来越多,带动了生态农业和特色旅游产业发展。“以前我们主要靠种植茶叶、玉米等为生,一年下来也没多少收入。如今,乡亲们依托生态优势过上了好日子,好几家客栈都已经不够住了。”陶贤说,茨竹林村将持续依托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势,全力打造芒坝“鹦鹉寨”,吸引更多游客,点亮乡村旅游新业态。(记者:胡梅君 通讯员:赵晓元 罗嘉)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