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南华县科技赋能古茶树焕新
位于哀牢山南麓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兔街镇,一片片生态茶园,见证着古茶树从“绿叶”到“金叶”的华丽蝶变。
近年来,兔街镇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依托资源禀赋,强化科技赋能,推动茶产业走向集约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之路。
兔街镇拥有生态茶园2.63万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80%以上;古茶园近千亩,百年以上的古茶树4697棵。虽有丰富的茶资源,但长期以来,该镇却因加工粗放、品牌缺失,难以实现规模效益。为破解这一发展难题,南华县兔街镇与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携手,搭建起以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合作平台。
2022年起,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以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科技小院为依托,深入兔街镇茶叶主产区,围绕古茶树保护、品质提升、病虫害防治、产业规划等方面,展开全链条科技服务。从田间到市场,从理论研究到技术指导,推动“绿叶”变“金叶”再提速。
“对于茶园病虫害防治、品质提升、功能成分研究等方面,过去农民更多靠经验,现在靠的是科学。”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王白娟教授介绍,团队已完成135份兔街古茶树种质资源及土壤理化指标检测,证实兔街茶叶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和硒,咖啡碱含量相对较低,具有独特的品质优势。
技术赋能,不仅体现在质量把控,更推动了种植模式创新。茶学院团队引导兔街农户探索“茶园+中药材+养蜂+菌类”立体种植新路径,实现茶园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套种滇黄精、重楼,尝试茶园生态养蜂、复合栽培食用菌,兔街茶产业正加快从单一粗放种植向多元经济、多层收益模式转型。
兔街镇结合地域特色,注册打造了“兔乐之”茶品牌,推动茶叶从单一产品向文旅融合、康养研学延伸。根据发展规划,兔街镇还将依托云南农业大学的科研力量,继续深化“三茶统筹”理念,挖掘古茶树资源,构建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现代茶产业体系,推动“兔乐之”香飘省内外。(记者:段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