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丰收。 通讯员 吴振坤 摄
近年来,曲靖市富源县通过种植“富源魔芋”和养殖“大河乌猪”,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产业的精彩蜕变。
富源县提出建立1个魔芋产业园区、1个交易市场、1个主题博物馆,培育10家精深加工企业,壮大100家专业合作社,建立1000亩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10个的“6个1”规划思路。针对魔芋种植,富源县全面推进年产5万吨魔芋高端制品生产基地和魔芋主题博物馆建设,通过开展“覆盖栽培”“两年制连作免耕栽培”等技术创新,成功让白魔芋在高寒山乡扎根,富源魔芋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富源建成3个千亩示范基地、12个百亩样板区,7.8万农户打造出16万亩种植版图,由108家专业合作社串联成网,形成“抱团闯市场”的强大合力。
有着“中国魔芋第一镇”之称的富村镇,今年成功申报为国家魔芋产业强镇。富源县正投入2000余万元对魔芋交易市场及加工设备进行改造升级,这个西南片区最大魔芋交易所,年交易量达20万吨。2024年,线上线下齐发力,年交易额突破11亿元。
富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18家规模以上魔芋加工企业、40余条精深加工生产线,研发生产出30余种魔芋系列产品,2024年销售额达8亿元,“富源魔芋”最新品牌价值评估为12.14亿元。
与此同时,富源聚焦“大河乌猪”保种选育、扩繁增量、品牌打造,近年来,累计整合投入1.8亿元建设大河种猪良种研发基地,推动“大河乌猪”从“卖鲜肉”向“卖品牌”转型。
目前,富源县正按照建设精深加工厂5个、开设“大河乌猪”肉产品销售品牌专卖店50个、发展大河乌猪养殖示范场(户)500个的“3个5”规划思路,建立DNA种质资源库、开展杂交优势利用研究。通过“公司+合作社+示范村”的联农带农模式,富源县在全县5个乡镇建设11个养殖示范村,全力扩大“大河乌猪”养殖规模。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富源积极引导屠宰加工企业加强肉产品研发创新,变原料输出为产品输出。近年来,全县8家龙头企业开发出40余种生鲜产品、50余种深加工制品,从鲜肉到火腿、香肠、西式肉制品,“大河乌猪”精深加工产品加速走向国内国际市场。
2024年,魔芋产业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大河乌猪”让数万养殖户端稳“致富碗”。(记者:博达 通讯员:杨炳国 肖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