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头乡四华村首届钓鱼大赛火热开赛。80名垂钓爱好者在青山绿水间挥竿竞技,尽享田园野趣。这场赛事不仅是钓鱼爱好者的盛会,更是四华村盘活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通过探索“钓鱼+产业+农旅”的融合发展模式,这个昔日闭塞的山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清晨的阳光洒落,四华村的鱼塘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参赛选手们屏息凝神,专注地盯着浮漂。“村民们的善良和热情让人印象深刻,他们制作的火腿、江边辣以及杂锅菜都别具风味。”参赛选手何瑛杰由衷赞叹。
在为期三天的赛事中,选手们在村内8个鱼塘展开角逐。它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成为四华村展示自身资源禀赋的绝佳窗口。“我们村拥有250多口鱼塘。举办大赛,就是希望盘活这些资源,让更多垂钓爱好者认识四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石头乡四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凤全介绍。
钓鱼比赛仅仅是四华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精彩缩影。近年来,该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积极构建多元化集体经济体系,桑蚕养殖、机耕服务、兰花种植等产业齐头并进,年收入已突破百万元大关。
“目前,我们主要的集体经济项目包括:桑蚕养殖,年均收入超过120万元;成立了专业的机耕服务队,年收入超过12万元,并提供了部分就业岗位;全村300多户中,有200多户从事兰花种植,兰花存量近10万苗。”和凤全细数着村里的“家底”。
在四华村委会龙华村民小组的玉龙河畔水乡农场开发有限公司,大学毕业返乡的杨丽蓉正在现代化的蚕房中忙碌。这家成立于2016年、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的企业,已成为当地桑蚕产业的龙头。
“我2023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养蚕业。去年我们新建了智能蚕房,效益显著提升,同时带动了11户农户共同发展。现在,桑树种植面积已达100多亩,产值超过60万元。”公司负责人杨丽蓉充满信心地说。
桑蚕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更有效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四华村通过整合零散资源,形成规模产业,构建起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产业新动能。
展望未来,和凤全表示,四华村将坚定走好农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将村里的特色充分展示给更多人。“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更多赛事及活动,吸引游客来到四华,沉浸式体验我们的田园风光和地方美食,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记者:李铁成 通讯员:赵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