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昆明市官渡区:滇池畔塑山水景 农田间奏融合曲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8-07 09:04:33 【字体:
【字体:

福保村的“七彩稻田”本报记者 刘薇薇 摄

清晨的昆明市官渡区六甲街道的福保半岛,薄雾还未散尽,漫步新建的滇池绿道,滇池碧波荡漾,远处西山如黛。这个位于滇池东岸曾以传统村落闻名的半岛,如今正奏响一曲农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山水交响曲”,焕发出勃勃生机。

走在松软的田埂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稻苗的清香。“看,这一片都是我们的‘宝贝’。这是离昆明主城最近的滇池边永久基本农田,有1000多亩呢。”六甲街道工作人员张颖自豪地说,通过统一流转曾经碎片化的土地,社区实行水稻、油菜轮作,四季流转间皆是风景。

“啪!啪!”清脆的羽毛球拍击球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循声望去,几块崭新的标准球场掩映在绿树丛中。正在挥拍的市民王先生擦着汗说:“这里环境太好了,周末我们都爱来。”

“这正是我们打造的特色。”福保社区党委书记徐晓秀介绍,作为昆明市重点推进的46个滇池沿岸乡村之一,福保社区周边引入专业企业,盘活闲置边角地,已建成山海生态体育运动公园、海华体育公园等4个环村体育公园,给村里带来了人气和活力。

去年10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福保半岛大地丰收艺术节”让福保半岛彻底火了。回忆起当时的盛况,村民张大姐仍很兴奋:“哎呀,那几天人山人海!田埂上、厂房里,到处都是人。”

“核心就是‘融合’与‘盘活’。”徐晓秀点出了关键。流转的集体资产成了文旅引擎,金黄的稻田变身天然舞台,废弃多年的老厂房“重生”为时尚文创空间。

在稻田尽头,一栋纯白色的五层小楼格外醒目,这是“無二咖啡·西餐”馆。主理人段怡涵告诉记者,自己正是被福保“推窗见西山叠翠、抬头观滇池日落、转身是稻浪翻滚”的绝美风光吸引而来,并一口气租下3栋民房,投入450万元改造。“这样的松弛感,何必远赴他乡?”店里员工说,他们都是福保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有份不错的收入,大家干劲都很足。

穿过绿油油的田野,一片规模宏大的改造工地映入眼帘。这里是曾经的福保彩印包装厂,4.8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址,是昆明主城区最大的连片老旧厂房。福保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厂房进行商业改造后,招商非常顺利,目前签约率已达80%。”她指着正在装修的厂房介绍,他们将引入国内外知名手工艺品、文创设计等特色业态,每个区域都要有独特吸引力。首批项目近日就将试营业,计划今年10月全面开业,未来这里将成为福保产业升级的强力引擎。

“在福保的这场变革中,没有旁观者。”徐晓秀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是集体资源的整合租赁、合作社的运营分红,还是民房出租改造、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村民都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共享发展成果。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新图景,在滇池东岸日渐清晰。(记者:张雁群 实习生:杨梓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