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硕果盈枝。眼下,正是曲靖市富源县瓜果成熟的黄金时节,广袤的田野果园里处处弥漫着醉人的芬芳,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户们忙碌地穿梭其间,采摘、分拣、运输,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一张张笑脸写满幸福,瓜果飘香采摘忙的生动图景正精彩上演。
黄桃园里“金”喜满枝
走进大河镇的黄桃种植基地,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茂密的桃树上,一个个套着纸袋的黄桃压弯了枝头。撕开纸袋,金黄色的果实饱满诱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果农们手法娴熟地将其轻轻摘下,小心翼翼地放入筐中。
“看这果子,比去年整整大一圈!”大河镇陶源溪谷生态庄园管理人员方学冲捧着一颗饱满的黄桃笑着说,果皮上的绒毛带着新鲜的光泽,“今年产量比去年提升了不少,甜度刚好,测糖仪显示比往年高出2到3个百分点,亩产能达到2吨左右。刚上市就被订走大半,市场反响非常好!”据了解,这里的黄桃不仅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畅销全国各地,部分优质果还进入了高端商超,价格稳中有升。当地还通过品种改良、绿色防控、品牌打造,小小的黄桃,已然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延伸发展的黄桃罐头、果脯、桃胶加工等经济,更让这条甜蜜产业链不断延长,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苹果园内“红”运当头
与此同时,在胜境街道洗洋塘村百亩标准化苹果基地里,又是另一番红火景象。沉甸甸的华硕苹果挂满枝头,它们颗颗饱满,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诱人的光泽,散发出阵阵果香,沁人心脾。农户们正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掩不住的喜悦;三五成群的游客穿梭其间,或采摘或拍照,尽情享受采摘的乐趣。
“这里比北方苹果产区早上市一个多月,现在每天都有上百名游客前来采摘。”果园负责人吴燕指着果树介绍,“从7月的‘华硕’开始,到9月的‘维拉斯’,再到12月的‘瑞雪3号’,通过品种搭配实现了长达5个月的采摘期,这在传统苹果产区是很难做到的。”
洗洋塘苹果基地经过多年品种筛选和技术攻关,成功探索出“高海拔+新品种+新技术”三位一体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实现了苹果错峰上市,抢占了市场先机,更为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苹果产业的兴旺,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更带动了乡村旅游、休闲采摘的火热,实现了“一棵苹果树,多种幸福果”的综合效应,红苹果变成了振兴乡村的“幸福果”。
黄瓜藤上“绿”意盎然
相较于果园的甜蜜,中安街道寨子口社区浒子村的现代化蔬菜大棚里则充满了清新的气息。整齐的温室大棚内,翠绿的水果黄瓜藤蔓沿着吊绳茁壮成长,鲜嫩欲滴、长势喜人。菜农们清晨便开始劳作,熟练地将达到标准的黄瓜采摘下来,第一时间进行预冷保鲜,准备发往市场。
“基地现在主要种植两个品种,水果黄瓜与旱黄瓜,销量稳定,主要是往北京和广州两个区域方向销售。为保障新鲜度,我们还建立了‘采摘—分拣—冷链’一体化流程。”基地负责人张应强说。这些清晨采摘的新鲜黄瓜,通过高效的冷链物流系统,最快当天就能抵达周边大城市的超市和生鲜市场,有效保障了市民“菜篮子”的稳定供应,也让菜农的辛勤劳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这绵长的绿意,孕育的是百姓餐桌上的安心,更是农民增收的希望。
瓜果飘香,收获的不仅是饱满的果实,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结出的累累硕果。从传统种植到科学管理,从单打独斗到规模经营,从单纯卖果到延伸产业链、发展休闲农业,一份份小水果、小蔬菜正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斑斓画卷正在富源广袤田野上徐徐铺展。(记者:张雯 通讯员:王园芬 肖警 张素娴 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