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自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各级驻村干部带着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满载群众的期盼,深扎基层一线,推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展现驻村干部风采,“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微信公众号推出“驻村日记”专栏,记录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精彩瞬间。
驻村档案
姓名:张樑
单位:云南省第一监狱
驻村地点:文山州丘北县舍得乡喜鹊落村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舍得彝族乡喜鹊落村,我和“我的她”因驻村工作相识、相知、相爱。
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我们有共同的使命担当与理想追求——全力以赴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我们不仅收获了难能可贵的人生阅历,更收获了如同这片乡土一般质朴、纯粹的爱情。
担当使命——从“高墙”到田野
2023年5月,我来到喜鹊落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迅速转变角色,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了解村情民意,全身心投入到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去。
坚持党建引领铺就青春底色。夯实基层党建根基,是引领乡村振兴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我将建强村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带领村组干部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负总责,村委会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分片包组的组织架构,有力有效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抓出成效。
推进产业振兴绘就青春亮色。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我带领村组干部和当地群众积极探索发展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在充分调研考察基础上,我们觉得喜鹊落村适合发展桑蚕产业,便组织当地致富带头人带领广大村民付诸行动。为了支持村里发展桑蚕产业,我们在征得上级同意后,用驻村工作经费12.58万元给村里购置了一台60卡特的挖掘机。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喜鹊落村,桑蚕树种植面积正逐步扩大,村民群众抓产业促增收的干劲越来越大。
加强基层治理练就青春本色。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在驻村工作中,我带领喜鹊落村村组干部齐心协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村民群众营造了“有盼头”的生产生活环境。2023年7月,我们连续奋战10余天,集中开展绿美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标对表考核指标,带领村里的党员和村民群众一起修建花台、植树种花,治理“五堆十乱”,落实“五净一规范”,最终村委会下辖18个村民小组全部通过县级检查验收。2024年12月,喜鹊落村小学学生雨棚及连廊项目完工,让孩子们雨天活动有遮蔽、用餐有尊严。2025年1月,上羊坪村机耕路建设项目完工,为村民群众开展农事生产提供了便利。
秉持为民之心造就青春成色。在驻村工作中,我持续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全面了解监测户“两不愁三保障”达标情况,将排摸出来的问题及时与村干部对接,并通过协助村民申请低保等措施,确保群众受惠受益。
播种希望——从城市到乡村
“我的她”叫蒋瑞玲,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大城市来到喜鹊落村小学任教的一名乡村教师。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19年,蒋瑞玲义无反顾地背起行囊奔赴偏远乡村,心中埋藏着一个“点亮希望之光”的伟大梦想。
她来到喜鹊落村的时间比我更早,甚至比我更热爱和了解乡村生活。自工作以来,除了做好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以外,关心每一名学生的生活冷暖、走村入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都成为了她工作的日常。
看到学生衣着单薄,她把自己的衣服拿给孩子穿,甚至长期在教室里准备了衣物;看到学生长时间只穿一件衣服,在询问得知是因为没有多余的衣服换洗后,她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募捐衣物,分发给需要的学生;班里有很多留守儿童,没人给他们理发,她就自己动手给孩子们理发……
在驻村期间,我因协助当地教师开展控辍保学工作与蒋瑞玲相识、相知。我们因拥有共同的使命担当和理想追求而走得越来越近,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彼此欣赏、互相支持。我敬佩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付出与无私大爱,她感动于我对村民群众竭尽全力、日复一日的“牵肠挂肚”。
如今,我们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启“双向奔赴”的人生新篇章。
我们共同约定:未来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风雨雨,我们都将继续携手并肩,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的爱与力量,在喜鹊落村的土地上,绽放出最动人的青春光彩。